刘权兴老师的办公室在实验A楼。室外廊道旁的花卉盆栽,绿色主调的墙纸,已成为我们采访时的初体验。走入办公室,与外面的走道迥异,是一片空旷而朴实的布置,除了堆积的外文杂刊,就只有一块LED屏循环播放着节气的组图。
看到我们来此,刘老师有些拘谨又不失热情,一边手忙脚乱地拨开铺满桌面的工具书册,一边为我们倒茶。怕我们尴尬,他倒是主动和我们嘘寒问暖,渐渐地我们也发现这个看似严肃的学者形象变得鲜活而不失烟火气。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里刘老师娓娓道来他本科化学、硕士数学、博士海洋生态学的三段跳跃式学术生涯,家常般的话语满是殷切的期望和科研即生活的使命感。
研究方向
生态系统中的空间自组织理论及其生态功能
海洋浮游生物的竞争、多样性、集群行为
高性能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GPU-CUDA/openCL)
教育经历
2013.03-2015.01
博士后,水生微生物
阿姆斯特丹大学
2009.03-2013.03
博士,海洋生态学
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和格罗宁根大学
2006.08-2009.03
硕士,应用数学
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
2002.08-2006.06
本科,应用化学
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
社会兼职
Nature Communications, Ecology,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Phil. Trans. R. Soc. A, J. Roy. Soc. Interface, Oikos, Ecological Complexity,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Nonlinear dynamics, Marine Biology Research等杂志审稿人。
获奖及荣誉
2015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优秀青年学者
2014 -荷兰生态年会最佳论文奖
2013 -中国优秀自费留学奖
2008 -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004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执此四年,数模夜雨声
1
被陕西这片浑厚苍廖的黄土承载,西北的朔风中一个学子开始了他与学术的邂逅。
一次偶然,他发现了自己与数学的契合,研读过相关书籍后,他发现折磨学生的数形其实有着别样的美感,这种简洁明快的语言使人精深微妙。
华罗庚老师论述的“数与形,本是相依倚,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数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深深触动着年幼的他,从此便爱上了数理。
2
高考那年,阴差阳错,由于招收名额在地区的限制,刘老师与热爱的数学擦肩而过,进入了化学系。
可他却并未因专业的巨大跨度而迷茫无措,这也预示了他今后求学之路的转变。
进入了中北大学,也就是当年的华北工学院,年少的刘老师没有囿于什么是对与错,他只是遵循着自己的心声,做他真正感兴趣的事。
在自己化学专业课之余,刘老师旁听数学系的课程,自己研读动力系统,抑或是跑到图书馆一字一句艰难地品读文献,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愈发凝实着他的思维。
3
大二非典那年,有个教授(硕士导师靳祯教授)就关于流行病的研究开设了一个讨论班。对数模饶有兴致的刘老师也加入探讨,对生物模型的学习让他认识到数学的力量不再是一纸空文,于是萌发了硕士修读应用数学的念头。
当我们还在为追求GPA死背枯燥理论时,他早早地就踏入了实验室从事科研之路。因为志趣与对数学过人的天赋他被推举为队长,并与机械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合作一同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他长于建模及数学的思维模式,其他组员负责数据收集和计算机编程,最终斩获奖项。
不同领域的交流让他认识到学科之间的串联性,但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他该何去何从?
潮起潮落,贻贝罅中观
1
本科与硕士时期,本着对数学模型的浓厚兴趣,在导师的引领下,刘老师开始并真正走向科研之路,大学时期便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当他做海边贻贝的空间自组织模型时,美丽的空间图案让他感觉是不是能用数模来预测它们的演化,或者说能否给予我们更多信息来理解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
带着质疑他重新分析了这个模型,一封邮件漂洋过海串联起两个不曾相识的人,也为刘老师打开了博士学位的大门。
他怀着无畏的心态与模型原作者交流、碰撞,共同探讨并合作了文章,当对方询问起是否愿意来国外深造时,刘老师的内心是十分激动的,能感受这欧洲最古老的学院遗风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2
后来导师的影响让他毅然再次转变,修读海洋生态学。三个不同学位,三段不同专业,每次的跨越都伴随着大量的学习与挑战,可能如他所言“科研即生活”,这带来的不是枯燥的数据整理和对比,构建统一的理论体系糅以其他佐料会更加有趣。
3
在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的研读时期,刘老师感慨道:"那里的教授虽然年轻,却对科研有着极高的认识。导师不会反驳学生而任其自主,却会一直强调你做的这个东西,十年后别人会follow你吗?"
在他们看来哪怕你做的再好,因为前人已经开创,你的工作只是更加彰显别人,所以重点仍是源于自己的创新。殊不知这句话一直影响着他,从荷兰到阿姆斯特丹,直至回国的这段时期,塑造了他热衷发现与不断创新的特质。此外,在科研之余也增添了他的综合竞争力。
不做书生,工具箱里有天下
1
当被问到是否有给本科生开设课程的意向时,刘老师笑着说目前的重心还是在科研上,今后可能会考虑和其他老师一起开设课程。在他看来课堂所述的是一些固定、重复的知识,短时期的激情并不能长久,这无疑限制了创造的机会。
此外讲课与报告不同,报告能够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不定期的进展变化,但是课堂上的内容却不一定能够让学生成体系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而科研的魅力是无穷的,对刘老师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成为值得研究的学问。
2
我们刚步入办公室,映入眼帘的便是角落里三个巨大的工具箱,刷子、钳子、螺丝刀、扳手、锤子、锉刀、丝锥板牙、气筒……看似彬彬有礼的刘老师却也是个技术工。
他喜欢把玩这些东西,高中就曾经和哥哥一同开了家修理部,迸裂的火星中他运用着自己学到的几何知识进行着最原始的创造。他笑道,碰到了技术蹩脚的模具师傅时,还是要自己动手。战时脱褂卷袖打铁匠,闲时捧书勘察科研痴。
3
他不是沉溺于科研的呆板学究,因为他与科研早已交融,内心的热爱与坚持早在青年时期就已种下,那数理蔓展的巨椽正挺立着撑起一批批学子。
临行前他仍不忘强调:科学研究其实并非想象中那般高深,其本质就是发现那些外在的却易被人忽视的规律。
老虎身上的斑纹大家都见过,但很少有人想过它们演变形成的机理;海边的贻贝自然状态下会形成奇妙的迷宫图案,渔民知道现象却不明白原理;再如攀爬的植物其头部与垂直方向角度应该如何?这种对日常生活旺盛的好奇心也许是他对科研执着的奥秘所在。
如何以书卷气立于当世
1
现在这个社会吸引力很多,但是还是要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在于一定要搞科研,但是要专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
计算机语言必须有所掌握(数据处理:R语言;图像处理:matlab;编程语言:C语言、fortran;并行运算:OpenCL/CUDA)。
通俗易懂的科研杂志也建议阅读(《科学》、《自然》、《科学美国人》)。
刘老师不是传统的书生,而是那个时代不断攀爬的学者的缩影。可能在学生看来,刘老师是那个打麻将掷骰子也能联想到概率论文,半夜不辞辛苦地将菌种送至实验室分析的科研狂士,但他也能摇身一变,在家中手提电锯琢磨制作模型。
死板的知识框架从来不是他所追求的,真实于他就像那海边不断移动的青口,他一边热情地向我们展示跟踪模型,一边看到的是他从黄土高原到飞翔荷兰以及回归故里的史诗跃迁。
突然想起从前听过的戏谑之言:“坐着不累,但是不舒服,站着舒服但是累。随即找个高处坐着。”此时我于口中反复呢喃却是另一番滋味,在实验室这一方小天地里刘老师平衡着站与坐的矛盾,笑看屏幕上如贪吃蛇般律动的跟踪模型,想必是听到了那接天的海潮声。
“你想做什么?”
“就做些研究吧。”刘老师如是说。
采访|杨怡萱 孙琳 袁超 方垠天
文案|袁超
编辑|方垠天
封面设计|徐岩
审核|吴丹 程丹阳 杨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