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位观测

现有从常绿阔叶林演替前期(石栎-木荷次生常绿灌丛)、演替中后期(木荷林)到演替顶级阶段(栲树林)3个常规观测场和1个自动气象观测站。

(1)综合气象要素观测场

综合气象观测场始建于2005年,2009年4月移至木荷林辅助观测场附近,主要用于常规气象监测。观测场内设有自动气象观测站(MILOS-520,芬兰生产)和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APS-2B,中国长沙生产)等。自动气象站的观测项目包括大气温湿度、大气压、海平面气压、总辐射、反射辐射、紫外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日照时数、风速、风向、降雨量、土壤热通量、土壤不同深度温度(0 cm、5 cm、10 cm、15 cm、20 cm、40 cm、60 cm、100 cm),数据采集由数采器完成,采样频率为1次/小时。降水降尘样品分析每月进行一次,测定项目包括降水和降尘中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及降水pH。

(2)栲树林综合观测场

栲树林综合观测场位于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天童寺旁边,是保护比较完整的森林核心地带,该观测场始建于1992年,2007年扩建观测投影面积为50 m×50 m,海拔196 m,地理位置为东经121°47′12″,北纬29°48′29″。地貌特征为低山山地,坡度20~26°,坡向西北,坡位坡中。综合观测场建立于此,一是植被类型典型,为本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栲树为天童地区顶级群落;二是地形地势适宜于低海拔地区常绿阔叶林的综合观测;三是位于天童寺隔壁,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少。

观测场内群落高20~25 m,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其中乔木层可分为3个亚层。乔木层以栲树、米槠和木荷为标志种,另有少量的木荷和枫香,层高度为15~25 m,盖度90%。灌木层,层高度为1.5~5 m,盖度100%,主要以连蕊茶、细齿柃和羊舌树组成,另有一些栲树幼树和交让木,第三层为草本植物层。观测场地表凋落物较厚,分解较快,土壤肥沃,土类为红黄壤,亚类为黄壤;土壤母质为沉积岩,无侵蚀情况。

(3)木荷林辅助观测场

保护较为完整,其植被类型为本地区地海波地区较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综合观测场建立于此,一是植被类型较为典型;二是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少。

木荷林辅助观测场始建于1992年,2007年扩建观测投影面积为50 m×50 m,海拔163 m,地理位置为东经121°47′18″,北纬 29°47′9″。地貌特征为低山山地,坡度20°,坡向西北,坡位坡中。群落高15~20 m,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主要以木荷为主,另有少量的马尾松、石栎和苦槠,层高度为12~20 m,盖度为80%。灌木层主要以马银花、山矾和窄基红褐柃为主,伴有老鼠矢、黑山山矾和连蕊茶等常绿灌木,层高度为1.5~5 m,盖度100%,第三层为草本植物层。观测场地表枯枝落叶较厚,分解较快,土壤较肥沃,土类为红黄壤,亚类为黄壤;土壤母质为沉积岩,无侵蚀情况。

(4)常绿灌丛辅助观测场

石栎-木荷次生常绿灌丛位于防火道左侧,是比较典型的次生植被。选用该观测场主要是因为它属于较典型的次生植被。该观测场始建于2007年,观测场投影面积为50 m×50 m,海拔164 m,地理位置为东经121°47′10″,北纬29°48′2″。地貌特征为低山山地,坡度22°,坡向西北,坡位坡中。

该群落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以幼龄阶段的木荷、马尾松和石栎组成,群落高度为5~7 m,层盖度约60%,第二层主要由檵木、苦槠、石栎和山矾等常绿阔叶树种组成,高度2~4 m,层盖度100%,第三层为草本植物层。观测场地表枯枝落叶较厚,分解较快,土壤比较肥,土类为红黄壤,亚类为黄壤;土壤母质为沉积岩,无侵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