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丈量美丽中国》深入山西吉县国家野外站

发布时间:2024-08-08 浏览量:25

山西吉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因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最早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区域,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现已成为全国水保生态建设示范县和林业先进县。2024年7月8–11日,《丈量美丽中国》生态学本科野外实践课程的师生们走进山西吉县,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智慧与成效。

为了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自1976年起,我国水土保持学科奠基人关君蔚院士来到吉县开门办学,开启了吉县野外科学研究站(简称“吉县站”)建设的序幕。在北京林业大学几代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吉县站已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形成了以嵌套小流域为特色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针对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保护展开持续研究,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植被恢复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7月8日下午,在北京林业大学魏天兴教授的带领下,《丈量美丽中国》师生一行入驻吉县站,首先学习了老一辈生态学家与当地林业部门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建站历程,参观了各类水文和生态长期监测设施,了解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领域取得的先进学术成果与显著治理成效,学习了吉县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先进经验。



为探寻水土流失生态治理的成效,《丈量美丽中国》师生们在魏老师的带领下深入这一生物多样性宝库,对吉县站周边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生态调查。此次调查不仅聚焦于管头山与人祖山两个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多样性,还深入探索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显著成效。

        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入管头山白皮松林,建立20 m × 20 m的样方进行植物群落调查,记录物种名、高度、盖度、胸径等,并采集植物标本与土壤样本,以供后期进行物种鉴定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除建群种外,同学们还记录了黄栌(Cotinus coggygria)、荆条(Vite negundo)、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等植物。

人祖山自然保护区与管头山属于同一山系相邻山峰,植被类型具有落叶阔叶林西部类型的独特性。在人祖山保护区,师生们深入蒙椴(Tilia mongolica)群落开展植物样方调查,除建群种蒙椴外,该群落的伴生树种有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vii)、茶条槭(Acer tataricum)等。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物种为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披针薹草(Carex lancifolia)、葱皮忍冬(Lonicera ferdinandi)、长白茶藨子(Robes komarovii)等。


在人祖山样地,近30°的斜坡挑战着每个人的体力与耐力,更增添了调查工作的难度。面对这样的困境,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寻找稳固的立足点,确保队伍安全前行。 在完成群落学特征调查后,在张健老师讲解下,同学们学习了树轮作为自然界的“历史记录者”,其宽度、密度及化学成分中蕴含着丰富的气候信息,是研究过去环境变化不可或缺的“档案”。在北京林业大学范德卉与仇纪龙两位博士生的协助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树轮样本采集的全过程。他们在人祖山蒙椴群落中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未受人为干扰的不同树种,利用树木生长锥进行采样,确保每一份样本都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蕴含的气候信息。

为更好地了解吉县的野生动物分布情况,斯幸峰老师带领学生围绕站点周边展开昆虫与鸟类调查。在蔡家川样地,斯老师指导学生运用样点法调查鸟类。在样地内选择样点,并记录以样点为中心20 m为半径的圆内看到和听到的鸟类物种,数量以及其方位。在吉县站附近,同学们在早晨5:30日出时出发,沿着林间小道对站点周围的鸟类进行了观察记录。在吉县学习的几天同学们听到了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大拟啄木鸟(Psilopogon virens)的叫声,看到了灰喜鹊(Cyanopica cyanus)、金腰燕(Ceropis daurica)等分布较广的鸟类物种,还在站点周围的河沟边观察到了羽色艳丽的蓝翡翠(Halcyon pileata),在人祖山观察到了绿翅短脚鹎(Lxos mcclellandii)和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等森林鸟类。

在管头山路边的石壁中,同学们意外地发现了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的巢穴。这种在冬季才迁徙到上海的冬候鸟,在远隔千里的山西却是夏候鸟,展现了鸟类迁徙与地域生态的奇妙关联。值得注意的是,与上海相比,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使得鸟类的繁殖季节普遍延后,那些在上海早已完成繁殖周期、幼鸟纷纷离巢的鸟类,在山西却正忙于筑巢育雏。

山西吕梁山地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主要分布区。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雉科鸟类,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同时也是山西省的省鸟。师生们在晋期间虽然没有看到褐马鸡的身影,但是行驶在路上碰到的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以及调查途中捡到的雉鸡羽毛和调查样地中大量的觅食痕迹也能反应该地区具有较大的雉科鸟类种群。

在蔡家川样地中,同学们使用振落法、扫网法和目视法调查样地内昆虫多样性。振落法是指通过振动敲打植物,将许多佯死性的昆虫振落,并利用白布或其它材料接在树下收集昆虫。扫网法则主要用于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用扫网在灌丛上左右摆动扫捕,边扫边前进,将区域内的昆虫集中到网底。在吉县站上,同学们架起了灯诱装置,观察该地区蛾类为主的昆虫和陕西地区的区别。夜色下,同学们也没停下忙碌的身影,及时整理捕捉到的蛾类和甲虫标本,对昆虫进行观察与鉴定。

 

 

7月10日夜幕降临时分,吉县站被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点亮。这场由吉县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盛会,不仅是对野外实践探索的一次温馨回顾,更是青春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璀璨绽放。

     晚会中,魏天兴老师首先致辞向来自吉县林业局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表示诚挚的欢迎,阎恩荣老师表达了师生们在吉县期间的收获,感谢了吉县站与林业局的鼎力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嵇渭萍书记向师生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引亢高歌了《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这一激昂的旋律让大家体会了黄土地的厚重与坚韧。


在吉县站的四天时间,《丈量美丽中国》师生们以蔡家川流域及周边自然保护区为课堂,融合理论知识与实地探索,不仅是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深刻践行,更领略了吉县在生态治理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学生们在科研探索中磨砺专业技能,于团队协作中铸就集体精神,在艰苦环境中锤炼身心。吉县国家野外站不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暖如家的野外科研环境,更构建了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的坚实阵地。北京林业大学和吉县林业局的研究人员以黄土高坡为家,将生态学理论与恢复实践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