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丈量美丽中国》山西运城收官

发布时间:2024-08-08 浏览量:28

浩渺黄河,滔滔不息,在中国版图上形成一道壮美蜿蜒的“几”字弯。山西运城,正是被揽入黄河臂弯里的一片沃土。“黄河自此向东流,这里最早叫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在运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今这个盐运之城更肩负着将盐湖打造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典范之湖”的使命。恰逢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深切寄语并强调运城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方面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丈量美丽中国》生态学本科实践课程的师生们紧跟时代脉搏,以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于2024年7月12-13日来到盐湖之畔,不仅探寻着华夏文明的深厚根基,更以生态学视角审视并珍视这份自然赋予的瑰宝。

7月12日,师生一行来到运城博物馆,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深入“华夏寻根”、“馆藏珍品”及“盬盐春秋”等展馆,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巡礼。馆内,4500万年前“世纪曙猿”的化石诉说着生命进化的奥秘,243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的证据则点燃了智慧与文明的火种,深厚的文化层堆积见证了河东地区作为华夏文明史前核心聚居地的辉煌历史,东庄遗址的彩陶盆、商代早期的前庄圆鼎等器物不仅是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更是尧舜夏商周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实物例证,后稷教民稼穑、嫘祖养蚕缫丝等历史印证了河东作为农耕文明重要策源地的地位。这些史实资料与展品不仅彰显了运城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重要价值,也诠释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以及五千年文明史的深厚底蕴。

自古以来,河东地区就是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各族文化交汇的天然通道,是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冲撞对接的前沿阵地。参观过程中,师生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更是先民们生生不息、勇于探索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运城解(hài)州关帝庙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宏大的建筑规模、崇高的建制地位及完好的保存状态,被誉为全国“武庙之首”。在关帝庙,师生们踏足寻根,深刻体会关公文化这一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忠义仁勇”精神:对国尽忠、待人以义、处世怀仁、临战显勇。从三国时期的英勇武将,到跨越时空成为历代武将敬仰的“名将之首”,再至广泛崇拜的关圣大帝,关公的形象跨越千年,跨越国界,历久弥新。步入其间,师生们直观感受到那份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激励着青年学子们汲取关公文化的精髓,将“忠义仁勇”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传承中华美德贡献青春力量。


在运城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以下简称“盐保中心”)关妍主任的带领下,师生一行来到盐湖边感受其独特的生态魅力与深远的历史价值。盐湖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其雏形可追溯至约65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随着地壳的抬升与沉降,加之河流的搬运作用,周边地层中丰富的盐分逐渐汇聚于此,经过漫长的蒸发浓缩过程,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盐湖奇观。盐湖坐落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中条山北麓,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盐湖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使其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北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便是盐铁贸易的繁荣之地,一座盐运之城因此而生,“运城”之名也沿用至今。运城盐湖古称河东盐池,中华文明对这片盐池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认可,通过创造专属于它的汉字“盬”得以体现。

据关主任介绍,长期的工业开发和矿产开采曾一度对盐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面对这一困境, 2020年9月,运城盐湖正式启动“退盐还湖”工程,全面清退了湖区的工业生产活动,并实施了堤岸整治、江道疏浚、防汛加固等生态修复专项工程。为加快推动盐湖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023年6月16日,山西省运城盐湖保护利用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运城盐湖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盐湖不仅是自然界中盐分循环与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更是众多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在山西大学郭东罡老师的介绍下,我们认识到运城盐湖正面临着由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变迁挑战,包括盐湖水盐平衡被打破、湿地面积缩减,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等紧迫问题。郭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盐湖多个关键领域——大气环境监测、湿地土壤生态评估、水环境分析及生物多样性调查方面的研究进展。会议尾声,与会师生围绕盐湖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当前文旅产业发展不匹配的现状展开了深入讨论,并聚焦于从生产盐湖向生态盐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挑战,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交流会后,关主任带领师生一同参观盐保中心生态馆、地质馆、历史馆与生物多样性展厅,师生们满载而归,心中播撒下探索与敬畏的种子。



为更好的了解盐湖生态系统,师生们在郭老师课题组的带领下来到盐湖边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在盐湖边设置50m样线,并沿线取1m×1m的样方调查植物物种。该地植物群落以草本为主,同学们可观察到碱蓬(Suaeda glauc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地肤(Bassia scopari)、紫苜蓿(Medicago sativa)、狗娃花(Aster hispidus)等植物。在盐湖植物的性状调查中,同学们使用专业仪器,分工协作,测量了该地优势物种碱蓬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等植物性状与土壤盐度,同时也了解了如何使用RTK(Real-time kinematic)设备获得样地精确的三维坐标。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盐湖已成为众多野生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在盐湖边,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前来盐湖繁殖的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和在这边广泛分布的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在实习的前几站经常听到的布谷鸟大杜鹃(Cuculus canorus)也在盐湖边看到了实体。在关主任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盐湖目前调查到的鸟类共有206种,我们熟知的火烈鸟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也会在迁徙途中在这片湖域落脚。



在长期的采盐活动中,历代百姓巧妙地构建了盐湖的围堰体系,这一工程不仅提升了盐业生产效率,还意外地促进了盐湖生态环境的精细化分区。由于每个小池塘内拥有丰富的钾、钠等矿物质且浓度不同,以及湖中盐藻、卤虫的繁殖,在高温和强光作用下,有时能观察到“七彩盐湖”的美景。

在运城站,我们的课程逐渐落下帷幕。师生们带着满载的收获与感悟,回望这段丈量壮美黄河的实践。运城这座黄河流域的璀璨瑰宝,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让师生们领略到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在“退盐还湖”的壮丽实践中,树立起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展示了运城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承诺与卓越实践。

     回顾《丈量美丽中国》这14天的课程,师生们沿着黄河的脉搏,从兰州的黄河母亲像前启程,途经宁夏沙坡头的防风固沙奇迹,延安的革命圣地,再到吉县的绿洲守望,最后汇聚于运城的盐湖之畔,每一站都见证了对黄河流域生态多样性的深刻理解。这不仅是一场空间距离上的穿越,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在这段实践课程中,学生们不仅以青春之名,丈量了黄河的壮美辽阔,更在劳动中磨砺意志,于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品德上锤炼自我。本站课程虽已落幕,但每位参与者都已深深烙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上,成为传播绿色理念、践行生态保护的一股力量,共同绘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图景。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