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自兰州一路向北奔腾,在穿越高山峡谷后到达宁夏平原,纵横交错的灌渠终使其放缓脚步,从而成就了美丽的塞上江南。2024年7月3-6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野外实践课程《丈量美丽中国》的师生们以“丈量壮美黄河”为主题,探索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生态密码。
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沙坡头站”)是中国科学院最早建立的野外长期综合观测研究站。7月3日,《丈量美丽中国》的师生们进驻沙坡头站学习,中国科学院西北院的张亚峰研究员首先带领师生们学习了几代科学家“不为名利,忍耐寂寞,勇于创新,容忍失败,勇战沙漠”的科学事迹和科学家精神,随后,师生们参观了标本展览馆、治沙草方格、沙漠土壤结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控制实验、北方沙区水量平衡自动模拟大型控制实验平台,以及其他长期野外观测场,以更深入理解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演变机理等。
从“麦草方格”这一传统而高效的治沙奇迹,到“沙漠皮肤”这一现代科技的创新应用,沙漠治理的历程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在此背景下,学生们在沙坡头站的实地参观,不仅是对治沙成果的一次直观感受,更是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植被地带性分异深刻理解的开始。在沙坡头站,学生近距离接触了诸如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蓝刺头(Echinops sphaerocephalus)等沙漠植被的代表性植物。
日出与日落时分是鸟类活动的主要时段。同学们在清晨五点半出发,在沙坡头景区公园中沿着黄河使用样线法调查记录森林鸟类。沿途观鸟期间,同学们发现被誉为“四大金刚”的上海常见鸟类麻雀(Passer montanus)、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乌鸫(Turdus merula)、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只有麻雀能发现其踪影。沙坡头景区记录到数量众多的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可能占据了珠颈斑鸠的生态位,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代替了乌鸫。大杜鹃(Cuculus canorus)持续不断的“布谷布谷”鸣叫声暗示了其寄主的存在。通过早晨的鸟调,同学们再次温习了通过“听音辨鸟”的森林鸟类调查方法,也感受到了干旱区与华东地区鸟类群落组成的差异。
在沙坡头站认真学习完固沙技术与常见物种后,师生们前往阿拉善左旗的通湖草原专门调查了目前在腾格里沙漠保留的地带性植被——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沙冬青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腾格里沙漠生长的唯一常绿阔叶灌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价值。作为典型的旱生常绿灌木,沙冬青以其发达的根系、较厚的角质层和密实的表皮毛等结构,在极端干旱的沙漠环境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与沙冬青伴生的耐旱植物还包括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沙葱(Allium mongolicum)等。在调查中,还发现了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的身影。 在调查沙冬青群落过程中,阎恩荣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统计样方法和典型样地调查法两种植物群落调查方法。同学们采取统计样方法详细记录了沙冬青群落的物种组成、种多度、高度、盖度等关键参数。
为更好地掌握荒漠森林过渡带土壤特性,同学们在保护区外围展开了土壤调查,通过打土钻、挖剖面等方式采集土样,并通过观察切沟地貌以了解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7月5日,师生们专门到位于宁夏吴忠的红寺堡考察和调研生态移民情况。通过参观移民博物馆和调研生态移民区现状,以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历史高度和落实情况。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海原、固原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地处六盘山黄土丘陵区,这里山大沟深、气候干旱,水资源非常稀缺,人民生活极度困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我国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在2011年全面启动了该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将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的红寺堡和银川平原区域。原先的西海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现如今,走进移民区可以发现,通过生态移民,部分地区植被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水土流失得到了很好控制,生态系统结构开始逐步恢复。而扬黄工程的建设,更是保障了移民的用水需求。作为亚洲最大的人畜饮水工程,其通过多级泵站将黄河水输送至宁夏盐池县、甘肃环县和陕西定边县,不仅缔造了“水往高处流”的奇迹,更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区90多万人、49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重要贡献。
此次《丈量美丽中国》的宁夏之行,师生们被中国科学家在降服沙魔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科学精神和伟大智慧所感染,通过亲身丈量塞上江南的青山绿水,评估其金山银山价值,体察了“天下黄河富宁夏”这句千古民谚背后的生态机理。同时,通过全面调研产业结构变化和移民工程,师生们切实理解了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尤其是深刻领悟了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落实到解决国家重大发展需求中的方法路径。总之,《丈量美丽中国》塞上行是对德智体美劳的一次综合训练和提升,大大锤炼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科学品质、专业素养和崇高理想。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