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第三十期研究生光华学术论坛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20-07-26 浏览量:150

2020年7月25日上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第30期研究生光华学术论坛在腾讯云端会议开展,论坛由华东师大研究生院主办,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本次论坛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陈雪初老师主持,由2位同学进行口头报告,6位同学进行进展快报。共有30余名同学参与了此次线上交流活动。

线上论坛伊始,由陈雪初老师主持发言,对参加光华论坛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欢迎,并对报告人进行一一介绍。

1

首先,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陈小勇老师课题组的邓竣尹博士,她的报告题目为“Sky islands as foci for divergence of fig trees and their pollinators in South-West China”。邓竣尹博士主要通过对地果和地果传粉小蜂的研究探讨论证了地果和地果传粉小蜂的遗传分化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地果和小蜂的分布区移动与陆岛的关系以及共生体系中两者对不同扩散障碍的差异性反应。汇报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对于地果的遗传分化和表型分化的匹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

接着,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达良俊老师课题组的储昭福同学,他的报告题目是“跨物种比较草本植物茎端分生组织与其体组织形态的关系”。报告介绍了Corner法则在不同物种的植物形态上的体现,通过对茎端分生组织的解剖进行性状差异分析,验证了分生组织的大小性状和植物体相关性状有一定关系。汇报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了激光共聚焦这种新技术在分生组织性状研究方面的作用。

3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陈雪初老师课题组的吴菲儿同学,她分享的文章为“Biodiversity improves water quality through niche partitioning”。文章通过藻类多样性对水体中硝酸根、藻类生物量和最终种群大小的影响等实验验证了提高水生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环境中营养盐的吸收这一假设,从而证明了生物多样性可能有助于缓冲生态系统受到的伤害,缓解富营养化对生态的影响。

4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由文辉老师课题组的赵明明同学,她介绍的文章为 “含氧层土壤中的甲烷生成是湿地甲烷释放的重要来源”。研究首先提出了湿地甲烷有80%来自含氧土壤,现有气候模型可能严重低估了甲烷产量这一假设。通过对产甲烷菌CM菌在含氧土壤中的分布和生长的测定证明了典型产甲烷菌产生的甲烷是含氧土壤中甲烷的驱动者,在含氧土壤中的缺氧位点有利于CM菌进行厌氧代谢。

5

随后,来自陈雪初老师课题组的洪婧洁同学以“Nitrogen limitation affects the sinking property of Microcystis by promoting carbohydrate accumulation” 为题做了精彩的汇报。实验探究了氮浓度对微囊藻沉降性能的影响以及光和氮的耦合作用对微囊藻沉降机制的调控。通过在不同培养基内氮浓度下藻密度和藻细胞比重等因素的测定,得出了水体中可利用氮的减少会导致微囊藻的沉降这一结论;并提出了水华末期由于可利用氮的减少,藻类细胞中碳水化合物积累导致藻类下沉这一新认识。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就水华爆发后单细胞藻类对水体中营养的大量消耗对藻类下沉和水华结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6

第六位报告人是刘敏老师课题组的李舒惠同学,她的报告题目是 “Unexpected air pollution with marked emission reduc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文章介绍了新冠肺炎期间大气中NO2的浓度变化,通过对华北平原上空AOD水平的测试,当地的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指标的测定,指出CLD期间,不利的气象条件对华北地区意外的雾霾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强调了在制定短期排放控制计划时考虑气象因素的重要性。

7

第七位报告人是来自邓杰老师课题组的王佳辉同学,他分享的文章是“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y and evolution in subseafloor sediment”。文章通过对丹麦四个站点深海底泥各层中的微生物进行采集,通过宏基因组分析,发现在非平流海洋沉积物中,地下微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表面种群的选择性生存而聚集在一起的,而在海底深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突变修复和基因维持仍能够进行。

8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斯幸峰老师课题组的学生王铎润同学,他分享的文章为“Moving from frugivory to seed dispersal: Incorporating the functional outcomes of interactions in plant-frugivore networks”。文章研究了鸟-果种子传播网络中随鸟类食用果实不同对种子传播产生的不同作用。 文章通过嵌套性、鲁棒性(稳定性)、植物伙伴选择偏差、动物依赖物种数等指标进行相关研究,得出在进行物种水平研究时非传播者的影响不能忽视这一结论,并提出文章忽视了鸟类对种子传播负面作用的不足之处。

9

伴随着以上八名同学的精彩报告,生环学院第30期研究生学术光华论坛圆满结束。

图文:王越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