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旭辉:执中守一,细探天地大美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8-05-22 浏览量:741

印象速写

周旭辉老师—— 一位常年活跃在科研一线,始终以微笑和沉稳应对一切的学者。周老师有着质朴的笑容和亲切的口音,他的和蔼和热情瞬间消除了我们初见时的距离感。走近周老师的办公室,除随处可见的厚重的文献资料之外,房间内的一抹亮色当属墙壁上的几幅水彩画了,周老师说:“女儿画的,没事瞅瞅。”虽然看似不经意,但老师嘴角分明咧开了幸福的花儿。


正式介绍


周旭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全球变化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信息学、生态预测等

主要研究兴趣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


教育经历

2003.7 – 2007.5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植物生态学,获博士学位

1997.9 – 2000.7

浙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3.9 – 1997.7

浙江农业大学环境系,环境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01 – 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2011.07 – 2014.12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2009.10 – 2011.06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和微生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

2007.05 – 2009.09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和微生物学系,博士后


学术之外的周老师是个十足的国学迷。谈起国学,周老师说是在美国时受到朋友的熏陶,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讲起“道德经”及其文化内涵,还将太极的阴阳图和生态学比较了一番。不禁慨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西方文化用不同的形式共同诠释世界。当我们打开周老师的书柜时,发现在醒目位置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着的国学典籍!


山川大美


周老师说生态学多是在野外考察。研究多年,也一路品味山川大美。他跟我们讲起青藏高原的冰舌,说是行走在云山雾海中;讲起吉林长白山的天池,说是沉醉于地质运动造就的佳境;讲起奥地利建筑的尖顶,说是追随于苍穹与天堂,享受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乐趣。

关于模型

周老师的实验室主要分为两大板块:模型和实验。实验主要做干旱下森林生态系统碳排放过程、树木生理生态、以及盐沼湿地碳动态及其调控机制。模型则囊括了碳、氮、磷耦合模型。读到这里我们可能会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别慌!小编向周老师请教了关于“模型”的知识,现在就科普给大家。


周老师说:“模型其实是生态系统最简化的形态。以碳循环为例。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就是输入和输出。输入就是光合作用,输出就有很多路径,包括植物的呼吸,土壤当中微生物的呼吸。这些过程会受到包括温度、湿度营养氧气等的影响,那么我们建立各种各样的方程,实际上是用这些方程模拟了这些过程。”


关于模型必备技能,周老师耐心地解答道:“用模型要有一些编程的能力和生态学的知识,如果你想进一步开发模型,或者对地球系统进行模拟,就掺杂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涉及大气海洋等。在模型中最主要的就是平衡,区域和区域之间,输入和输出之间等。平衡被打破,就会崩溃。


大家是否产生了兴趣,或有了更多的疑惑?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开始自己的后续探索!

关于科研

进入大学后,“科研”这个词频频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学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学活动展示——本科科创,谈到这个话题,周老师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个人非常鼓励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做项目搞科研这不单能让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更能够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生态学实际上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我当下研究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就是上世纪60年代才刚刚起步,有很多机理仍待考究,需要大家一步步去摸索去实践。做科研的过程中,大家首先学会问问题,之后是设计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思考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篇思路清晰的论文。论文发表之后,读者可能又会提出新的问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就本科生的科研,周老师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希望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经常去各个实验室看一看,“体验生活”——哪怕只有一两周——找到自己真正喜欢、感兴趣的方向。到了二年级,再真正的参与到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去。


周老师还强调,其实学院的每位老师都非常欢迎学生们的加入,也十分乐意提供实这样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平台,供大家深入地接触、了解生态学,巩固实践所学内容并探索新的知识。并且希望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学会与人沟通,不仅成“才”,更能成“人”。


另外,周老师还给我们小小的剧透了一个“大事件”——学院正在尝试8年制教育的探索(由本科3年、硕士2年、博士3年构成),精心打造生环学院出品的“生态链”,培养更多的生态学人才。

关于出国交流

之前我们公众号做过一期本科生出国留学经验的推送(学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学展示——交流学习),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对国外的教育环境都有着相似的憧憬和困惑,就此我们也向周老师请教了出国交流的问题。


周老师说:“本科生(如果有机会)去国外,无论时间长或短,都是一段宝贵的经历。也可以选择去国外读博士(进修)。对于国外普通的教授,我相信我们学校的水平不会差多少。但如果能申请去到国外著名教授的实验室,去感受顶级的level会有更开阔的视野,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也是我所支持和鼓励的。”周老师鼓励大家去攀岩学术的巅峰,感受顶级实验室的魅力。


当然,周老师不忘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前方的不可知性而盲目地产生热情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任何资源都有它的优缺点,我无法说出哪个好哪个坏,这个时候就没有好坏之分。对每个人来说,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你们需要自己思考。

关于生态学前景

都说“少年志气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大家肯定或多或少有施展抱负的凌云壮志。于是我们又向周老师请教了“生态学的哪些方面更有前景”的问题。


周老师认为凡是研究之处,皆可深挖百尺以求取真知灼见。“现在能做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正在做的土壤碳,它到底是怎样积累的、它来自于哪里,当然我们大致地知道它来自于植被,但我们只能说大致的思路或者机理,真正内在的、细节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比如说地上的掉落物、根系的掉落物,哪一个更重要其实不能妄下结论。”


对于研究者的心态,周老师也提出了期望:“我现在发现,中国的学生不敢去找老师,这也是中国的学生与美国的学生最大的不同。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比较快,社会或许有些浮躁,只有慢慢地沉淀下来了,科学才能发展起来。我刚刚提到的模型当中,随着时间的变化,植被也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如何表现出来,目前为止呈现的都很简单,如何(真实地)去表现,实际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可能只有在科学更加进步,技术更加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够把里面细节的模拟出来。”


我想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周老师电脑背景“执中守一”的内涵。


感性瞬间

周老师的谈吐温文尔雅,时常涌现出感性瞬间。言语间谈及的人生阅历,都是淘洗出来的人生箴言。


寻向所志 心向往之

“我那个时候(读本科时),就好像没有目标,不知道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们现在可能也一样。你们需要自己思考: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哪些样子是你不喜欢的,哪些样子是你喜欢的,你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喜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能用众力 能聚众智

在华师,不是我一个人在做科研,而是一群人、一个团队在做。我一个人在这里做,不管做得再好,一个人也就是一个气泡,冒不出来。而一个大团队在这里,把工作做好,那么不论全国还是全世界,他们就会认识到我们工作的价值。我的一个原则是:团队建设发展,学院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们现在有八个人,四个青千,两个紫江青年,两个副教授,在这个大团队中,我们合作起来做工作,可能会做出更好的成绩,让大家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


当初,周老师是复旦大学的研究员,他来华师大,不是一个人冷冷清清地来,而是一帮人浩浩荡荡地来,充实了生态学科的教研团队。生态学被评为双一流学科,其中肯定少不了众多老师们的合力奉献。


青春韶华 莫要荒度

在采访中周老师就提及过“你们又要搞基础学科又要忙科研,一定要合理规划时间呀!”,在结尾我们特地请周老师赠一句话给生环学院的学子,周老师郑重地说了四字“莫要荒度”。可能还是不太放心,便推荐了《高效能人士管理时间的七个习惯》,并赠送了《如何做生态学》。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啊!


写至此,想起老师桌面上的“执中守一”四字。既是老师的爱好,亦是老师的风骨。二十余年之间,周老师,那个曾经负笈浙大的学子,曾经远渡美国的游子,如今已为华师生态学课科的中流砥柱。也许芳华已逝,鬓角霜色染青丝,壮志凌云仍如故,山川大美掘真知。


采访〡杨怡萱 周昱晗 陈钰

文案〡周昱晗 陈钰

摄影杨怡萱

编辑〡陈钰

封面设计孙雅慧

审核〡吴丹 程丹阳 杨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