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第64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3-12-01 浏览量:1268

2023年11月29日13: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64期研究生光华学术论坛(生态学科)在资环楼352室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由生环学院刘敏老师主持。

开场是由来自刘敏老师课题组的朱泓恺同学带来的口头报告,他的报告题目是《上海市植被动态演变及其对环境因子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该同学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上海市逐像元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结合空间分析方法、M-K趋势检验及城乡梯度划分,分析上海市植被动态演变。并且进一步构建像元尺度上环境因子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动态影响的框架,解析上海市植被动态演变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第二位汇报人是来自陈雪初老师课题组的罗春晓同学,她带来的进展快报题目是《通过将植被纳入洪水防御系统来降低成本》。这项研究结合地球观测数据和流体动力学模型,考虑波浪与植被的相互作用,评估了海岸盐沼植被、红树林的存在如何让全球海岸保护成本降低。上半场最后一位汇报人是来自陈小勇老师课题组的史亚蝶同学,她口头报告的题目是《上海城市绿地为中华蜜蜂提供“庇护所”——从种群遗传学视角》。研究表明,上海城市绿地中华蜜蜂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中蜂对多变、复杂城市环境的适应。并且中蜂种群遗传分化程度低,破碎化的绿地并未显著影响其种群遗传分化,这与中蜂较强的飞行能力、飞行距离远有关

朱泓恺同学作报告

罗春晓同学作报告

史亚蝶同学作报告


下半场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刘敏老师课题组的曾珂同学,她口头报告的题目是《噪音的不平等分布将影响城市野生动物》。伴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本研究旨在明确考虑有种族针对性的分区做法,对城市噪声与红线类别分布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来系统回顾噪声对城市景观中野生动物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两点:(1)噪音在美国城市HOLC红线等级上分布不公平;(2)不公平的噪音可能会导致城市野生动物多样的复杂生物反应。第五位汇报人是来自黎绍鹏老师课题组的赵国蒙同学,他主要就文献《拔除入侵种后对当地群落的影响》作了汇报。本研究结果表明:(1)浦江样地中,拔除入侵种后,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并没有显著改变;(2)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区域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太可能发生显著改变;(3)零模型结果表明,盖度增加的物种所占比例并不会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4)拔除入侵种后,与入侵种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更有可能成为输家,甚至导致物种消亡。第六位汇报人是来自周小奇老师课题组的毛欣钰同学,她报告的题目是《北美最大湿地复合体的甲烷排放量预计将大幅增加》。研究表明,CH4排放受到水文、温度、植被和湿地大小的影响,而PPR湿地 CH4排放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湿地总范围,无论未来湿地面积如何变化,PPR的甲烷排放量都预计在2100年时增加两到三倍。最后一位汇报人是来自邓杰老师课题组的张子扬同学,他报告的题目是《海草和海洋细菌之间的陆生型固氮共生》。该研究发现了生活在贫营养地中海中最高产量的海草P. oceanica的根组织内具有能固氮的海洋细菌,它可以向海草提供氨和氨基酸以换取糖与海草形成共生,即可联想到陆生植物固氮共生的特征。

曾珂同学作报告


赵国蒙同学作报告

毛欣钰同学作报告


张子扬同学作报告


      在会上,同学们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热烈讨论,交流学术观点。

    汇报结束后,刘敏老师组织了最佳汇报人投票,同学们积极参与,最终评选史亚蝶、朱泓恺和张子扬三位同学为第六十四期光华论坛“最佳汇报奖”获得者。

最佳汇报人合影


汇报人合影


附:

  文:孙语阳、卢子君

图:向韦悯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