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第56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23-01-10 浏览量:294

2022年12月28日13: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五十六期光华学术论坛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举行,本期论坛由学院郭文永老师主持。

01|全开茜 岛屿生物地理学下,基于局部-区域丰富度的饱和群落模型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陈小勇老师课题组的全开茜同学,口头报告题目是《岛屿生物地理学下,基于局部-区域丰富度的饱和群落模型》。该研究将岛屿生物地理模型扩展到不同的时间尺度,构建岛屿生物地理学下,基于局部-区域丰富度的饱和群落模型。得到的结果有:(1)物种丰富度的局部-区域关系受到迁移率、灭绝率及丰度调控因子的影响;(2)当其他参数确定的时候,饱和时间随着区域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饱和时间与区域物种丰富度呈曲线关系。(3)其他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局部-区域物种丰富度的比例随区域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降低。

02|高斯远 多年生农林植物减少了氧化亚氮的排放,其活树和死树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第二位汇报人是来自刘慧颖老师课题组的高斯远同学,他的进展快报题目是《多年生农林植物减少了氧化亚氮的排放,其活树和死树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碳储量》。高同学分享的这篇文献评估了两种常见的AFS(植物篱和防护林带)及其组分土地利用的各种碳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多年生有树和无树的植被区,草地上新种植的幼树,以及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中部相邻的一年生农田。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农林复合系统可以促进碳封存和减少GHG排放,其中保留的树篱(遗留林地)和枯木尤为关键。

03|刘如艳 外源镧对不同pH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影响

第三位汇报人是来自萨沙老师课题组的刘如艳,她的口头报告的题目是《外源镧对不同pH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影响》。该研究探究了当施加外源镧时,微生物的甲烷氧化能力和甲烷消耗群落的变化。得到的结论有:(1)高浓度镧对甲烷氧化菌的甲烷氧化能力始终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中浓度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2)随着镧浓度的升高,甲烷消耗群落变少。作者也指出pH可能影响了镧在土壤中的吸附性。

04|刘晏君 氮沉降改变了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新的数据表明,氮对氧化亚氩通量的刺激较小,对碳库的刺激较大

第四位汇报人是来自周小奇老师课题组的刘晏君同学,他进展快报的题目是《氮沉降改变了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新的数据表明,氮对氧化亚氩通量的刺激较小,对碳库的刺激较大》。刘同学分享的这篇文献主要量化了全球土壤C库和N富集引起的温室气体通量的响应。得到的结果有,(1)增施氮肥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增加3.7 %,土壤CO2、CH4和N2O排放量平均增加0.3 %、24.3 %和91.3 %,土壤CH4吸收量平均降低6.0 %;(2)全球N沉降结果表明农田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源,其次是湿地。(3)根据全球增温潜势法计算,N沉降不仅增加了土壤C库的大小,而且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05|张淑怡 城市环境是否促进植被生长受制于城市发展水平

第五位汇报人是来自刘敏老师课题组的张淑怡同学,她的口头报告题目是《城市环境是否促进植被生长受制于城市发展水平》。该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探讨了三个问题:(1)城市“变绿”现象是否在长三角普遍存在?(2)长三角地区植被生长的城乡差异?(3)城市化,特别是土地城市化如何直接和间接影响植被生长?得出的结论有:(1)长三角地区超过70%区域呈现植被绿化趋势,其中显著绿化占43.18%;(2)城乡植被生长存在差异,城区:0.013/10 a,郊区:-0.007/10 a,农村:0.030/10 a;(3)城市化对植被生长的直接影响与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呈正相关。该研究揭示了城市化发展水平是城市对植被影响作用的重要因子,对客观认识城市发展对植被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06|刘芮伶 全球植物形态和功能谱中的细根性状

第六位汇报人是来自郭文永老师课题组的刘芮伶同学,她的进展快报的题目是《全球植物形态和功能谱中的细根性状》。刘同学分享的这篇文献主要针对“地上性状与细根性状之间是否存在协调或者权衡?”该问题进行了回答。主要结论有:(1)将细根性状整合到GSPFF中丰富了其非冗余的信息,揭示了地上性状比细根性状具有更高的功能性状分化的一般模式;(2)尽管地上策略和细根策略的变化明显不耦合,还是发现了二者之间协同变化的证据。

07|卢晓蓉 青藏高原自然降水梯度上微生物多样性格局及构建机制

第七位汇报人是来自黎绍鹏老师课题组的卢晓蓉同学,她的口头报告的题目是《青藏高原自然降水梯度上微生物多样性格局及构建机制》。该研究探究了微生物随着降水的变化呈现的多维多样性格局以及微生物多样性格局对降水的响应格局的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的生物量及其组成差异进而影响细菌的alpha与beta格局,进而影响在整个降水梯度上gamma多样性,同时,生态漂变等随机性过程也起到主要作用;(2)降水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理化因子与真菌的扩散速率进而影响真菌的alpha与beta格局,进而影响其gamma多样性;(3)水的有效性介导着确定性过程与随机性过程之间的平衡进而共同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共存。

08|赵国蒙 多种资源的增加促进了归化植物的竞争能力

第八位汇报人是来自黎绍鹏老师课题组的赵国蒙同学,他的进展快报题目是《多种资源的增加促进了归化植物的竞争能力》。赵同学分享的这篇文献探究了多种资源的波动对本地植物和外来植物之间的竞争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在低资源(近似自然条件)或添加一种资源的情境下,外来植物并未比本地植物产生更多的地上生物量(即竞争力相似);(2)当同时添加养分和光照资源时,外来植物比本地植物更具竞争力。该研究结果支持资源波动假说:多种资源的添加可以极大地减少生态位维度(即限制因素的数量)进而增强外来植物的竞争优势。

09|吕冰薇 生物入侵和氮添加对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第九位汇报人是来自黎绍鹏老师课题组的吕冰薇同学,她的口头报告题目是《生物入侵和氮添加对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该研究探究了生物入侵和氮添加对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氮添加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而入侵显著增加了物种丰富度;(2)氮添加增加了群落中物种的系统发育距离,入侵降低了群落中物种的系统发育距离;(3)入侵后,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定殖,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灭绝,最终入侵群落中的物种亲缘关系更近;(4)所有处理中稀有种都处于较高的灭绝风险。

汇报结束后,郭文永老师组织了最佳汇报人投票,同学们积极参与,最终评选刘芮伶、张淑怡、刘晏君三位同学为第五十六期光华论坛“最佳汇报奖”获得者。

附:活动海报


图:高源 文:薛艳娜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