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第50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22-07-06 浏览量:166

2022年6月22日下午1: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50期研究生光华学术论坛(生态学毕业生专场)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期论坛由生环学院陈小勇院长主持。

论坛开场

01|王琪琪 极端干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微生物作用机制

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邓杰老师课题组的王琪琪同学,她报告的题目是《极端干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微生物作用机制》。极端干旱对生态系统的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结构、组成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汇,有研究表明该区域存在明显的磷限制。因此提出科学问题:长期干旱的亚热带森林土壤磷素吸附-解吸过程如何?微生物在此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通过吸附-解吸动力学特征实验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1)干旱效应可能加速陆地生态系统磷限制的发生。(2)微生物群落对外源磷吸附-解吸过程有显著影响。有微生物存在时,土壤磷组分含量、微生物磷循环、基因相对丰度与外源磷吸附-解吸过程的相关性更强。此研究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探索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磷矿化、转化、赋存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证明了干旱效应的影响。

 

王琪琪同学作线上报告

02|蒋凯 更新世周期性海平面变化限制大陆和岛屿红楠种群遗传分化

第二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陈小勇老师课题组的蒋凯同学,报告题目为《更新世周期性海平面变化限制大陆和岛屿红楠种群遗传分化》。历史环境因素对当前物种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作用。此研究关注于更新世海平面周期性反复升降的现象,探究其是否引起大陆、岛屿红楠种群周期性隔离-接触?及其对种群分化的作用如何?采用红楠样品采集和分子标记的实验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东亚红楠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受更新世海平面周期性升降的影响,上述事件导致大陆和岛屿的红楠种群间存在反复的隔离-接触,并限制了大陆和岛屿红楠种群分化。

蒋凯同学汇报封面

03|许洺山 舟山群岛木本植物的群落构建机制

接下来进行汇报的是来自阎恩荣老师课题组的许洺山同学,他的报告题目为《舟山群岛木本植物的群落构建机制》。土地利用和生物入侵加速全球海岛生物多样性丧失,并影响海岛植物群落构建。此研究探究高强度的人类干扰下,海岛植物群落的功能构建机制如何?研究区位于舟山群岛,共测定了1254株植物的10个功能性状及若干环境变量。研究采用RLQ 和Fourth-corner模型检验在何种环境下,具有何种植物性状的物种分布多度大。进而研究基于功能性状的海岛植物群落构建机制。主要结论如下:土地利用变化和松林损失,联合海岛属性和环境共同驱动舟山群岛植物群落构建,该过程主要与资源吸收和利用、机械支持、扩散限制和水力用途相关。

许洺山同学作线上报告

04|余秋伍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垂直结构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接下来由沈国春老师课题组的余秋伍同学作题为《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垂直结构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的报告。森林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着森林的微气候,特别是光资源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重要因素。此研究通过浙江宁波天童20 hm2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来探究地面生境和两种不同的垂直结构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天童样地的森林垂直结构与α多样性呈负相关关系,与β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2)垂直结构能较好地解释天童样地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3)相比于内部结构,森林的高度结构能更好地解释天童样地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此外,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垂直结构参数的选取具有主观性。

余秋伍同学作线上报告

05|张宏伟 外来植物对浙江天目山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的影响

下半场的第一位是报告人是来自张健老师课题组的张宏伟同学,她的报告题目是《外来植物对浙江天目山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的影响》。自“人类世” 以来,外来物种的丰富度急剧增加,引起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发育结构发生变化。 此研究在长期人类干扰和入侵事件频发的浙江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探究外来植物对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的影响。通过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1)天目山外来植物与本土植物区系的差异体现在科属组成、分布区类型,生活型谱、及海拔分布等方面。(2)外来植物丰富度海拔梯度格局与本土植物不同;外来物种呈递减趋势,本土植物为单峰格局。(3)外来植物会改变沿海拔梯度的物种更替规律以及系统发育多样性,具体表现为:增加了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降低了群落的进化潜力,和显著改变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

张宏伟同学作线上报告

06|高婵婵 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城乡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识别

接下来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刘敏老师课题组的高禅禅同学,她的报告题目是《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城乡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识别》。中国大气环境和污染暴露问题更多的聚焦于城市,对乡村的关注不足。因此,研究关注在快速城市化和减排控制的背景下,现阶段中国城乡主要大气污染物时空差异特征如何变化?城市形态和减排控制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影响呈现怎样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同步卫星GOCI AOD,结合地面监测、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并采用了空间回归模型、谐波模型、需求指数评估等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大气污染物浓度总体呈现城市建成区大于乡村的特征。(2)城市斑块的破碎化可促进城市大气污染物向乡村传输,林地面积的增长则起到阻碍作用。(3)2016~2020年中国PM2.5污染减排的成效显著,而且对城市建成区PM2.5的改善作用更大,NO2改善效果不明显。(4)基于集中在老城区及周边国控点PM2.5的监测数据一定程度上会高估城市或者全国尺度的PM2.5污染水平。

高婵婵同学作线上报告

07|孙宝玉 模拟增温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及机制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夏建阳老师课题组的孙宝玉同学,她的报告题目是《模拟增温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滨海湿地是地球上最密集的碳汇,在缓解气候变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气候变暖正导致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和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因此,提出以下科学问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如何响应气候变暖,极端淹水事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气候变暖和极端事件之后,碳循环速率是如何变化的?研究区选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全年增温试验平台,进行模拟增温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模拟增温使土壤温度显著提高了2.4 oC,且增温迅速改变了群落组成。(2)在面对极端淹水事件时增温导致ANPP和其稳定性的显著下降。(3)极端淹水事件发生后,增温显著降低了Rs和 Rh,显著降低了生态系统净CO2交换、总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呼吸。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和极端淹水事件能够通过改变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影响植被生产力的稳定性,并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

孙宝玉同学作线上报告

各位同学汇报结束后,陈小勇院长组织线上投票,同学们积极参与。最终本评选出孙宝玉、蒋凯、余秋伍、高禅禅等四位同学为第五十期光华论坛“最佳汇报奖”获得者。最后,陈老师也为参加活动的毕业生们送出了殷切嘱托与美好祝愿,希望各位毕业生不负韶华,前程似锦,毕业快乐!

附:活动海报


文:郑苗淼

图:李心露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