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来我院举办学术报告会暨招生宣讲会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21-06-02 浏览量:195

2021年5月31日下午1:30,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报告会暨招生宣讲会在资环楼435室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冯晓娟研究员、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孔宏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光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文强研究员等一行六位老师前来报告交流,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生环学院院长陈小勇主持。

DSC04180

本次学术报告会暨招生宣讲会由两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主要围绕招生宣讲工作,由冯晓娟老师介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概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植物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植物科学研究机构。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植物所从不同生命层次研究植物科学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领域,产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植物所现有7个研究和支撑部门、8个野外台站、1个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1个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植物园(含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主办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Plant Ecology、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植物学报》《生命世界》等刊物。

DSC04186

第二环节由三位报告人开展学术讲座。孔宏智老师作了题为《毛茛科与花的进化发育》的报告。介绍采用进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手段,揭示花部结构起源和多样化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花器官身份决定程序起源和多样化的原因和机制;叶性器官形态和结构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动因和机制;新性状起源的分子机制和叠加效应;花瓣蜜距起源和多样化的分子机制。冯晓娟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全球变化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子动态》。应用生物标志物,单体14C同位素等分子水平的地球化学方法,结合生态系统控制实验和野外采样,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周转的分子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杨文强老师报告的题目是《光合作用代谢调控研究组介绍》。主要利用衣藻和豆科植物为模式植物,研究光合作用新的调控机制:光合作用与碳代谢互作网络,豆科植物高光效调控,叶绿体蛋白转运质量控制。

DSC04252_副本

三位嘉宾的精彩报告让参会同学们对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概况和研究方向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学们均表示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附:活动海报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学术报告会暨招生宣讲会

文:贾静

图:张雅琳、吴丹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