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华站长赴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6-10-25 浏览量:255

10月13日,天童国家站王希华站长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共有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25个省、市、自治区的280多人参加。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段子渊副局长和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蔡蕾处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主持了开幕式。

会议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邱英雄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Akihiro Nakamura副研究员作了大会报告。邱英雄通过比较分析近年来的东亚第三纪孑遗植物的种群遗传学与亲缘地理学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它们的谱系地理格局式样,分析其形成的共同地史或气候原因,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Akihiro Nakamura介绍基于森林塔吊平台已经开展的林冠研究,并思考基于全球林冠网络和宏基因组学和遥感等技术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有34位报告人就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动物多样性监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土壤动物监测等专题作了精彩报告。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专题共6个报告,监测对象涉及湖泊湿地、红树林和山地灌丛等,并介绍了监测数据汇总和管理的方法。动物多样性监测专题共7个报告,监测对象涉及无脊椎动物(昆虫)、高等脊椎动物(鸟类、兽类)的监测,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卫星定位追踪技术、水生声呐监测技术等新技术已被应用于野生动物监测,监测尺度已从局域逐步扩展到区域乃至全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专题共3个报告,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现状与问题以及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监测。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共6个报告,围绕遥感生物多样性监测应用和发展趋势、遥感生境监测、遥感在生物多样性评估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土壤动物监测专题共12个报告,监测对象涉及蚯蚓、线虫、甲螨、跳虫、蜘蛛、少足动物等类群,监测地区和生态系统涉及森林生态系统、北方草地、内陆盐碱地、干旱荒漠绿洲区等。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对在我国开展土壤动物监测工作提出了相应的。

本届研讨会的报告选题较为广泛,内容具有较高的质量和较好的时效性,无论在分类学、分子系统发育、生态学、动物地理学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大量新技术,如无人机、红外相机被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与完善,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会议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的工作成果和进展,也为今后各类监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生物多样性监测需要汇聚多部门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形成互补,推动监测工作。在科学上使生物多样性监测上升到生物多样性共存机理的探讨;在保护实践上,与国家相关部委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工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实质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