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奇教授研究团队在《Global Change Biology》上揭示陆地甲烷汇对2020年大气甲烷浓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6-28 浏览量:2657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重要的温室气体,贡献了全球变暖的约25%。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甲烷的浓度急剧增加,引起了对甲烷源汇的广泛关注。相较于众多甲烷排放源,甲烷汇仅有两个:大气氢氧自由基和陆地甲烷汇。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人为甲烷排放明显减少,然而大气中甲烷浓度却明显增加。2022年,彭书时等人在Nature期刊发表的论文指出,大气甲烷浓度异常增加主要是因为湿地甲烷排放增加和大气氢氧自由基的甲烷汇降低。然而,陆地甲烷汇对2020年大气甲烷浓度的影响尚不明确。

基于此,研究团队利用甲烷过程模型量化了2019年与2020年陆地甲烷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球陆地甲烷汇略有增加,达到0.35 ± 0.06 Tg。这一增加主要归因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土壤温度、大气甲烷浓度增加以及土壤含水量减少,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甲烷氧化菌的活性,提高了该地区的甲烷汇。根据对代表性浓度路径(RCP)情景的分析,模型预测表明,到2100年,在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 2.6和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 8.5下,陆地甲烷汇将分别达到20-27 Tg80-90 Tg,相当于当前化石燃料排放的17-23%70-78%。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陆地甲烷汇在减缓大气甲烷浓度方面的重要性,同时表明在理解大气甲烷循环时应考虑陆地甲烷汇的影响。

该论文于近期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SCI 一区。华东师范大学周小奇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肖文胜为共同第一作者,新西兰皇家林业研究所Simeon Smaill教授、北京大学彭书时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程莉为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整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周小奇

编辑|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 程莉

审核|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周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