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第68期“光华”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4-04-01 浏览量:908

202432712:3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68期光华学术论坛在资环楼354室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由学院张健老师主持。

主持人张健老师

上半场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骆开苇同学,他带来了一场特别报告,题目是《干旱引发并维持北美彻夜大火》(2024年3月Nature封面文章),骆同学详细介绍了此研究的亮点,并着重分析了这次火灾的主要因素,最后向大家总结分析了大型火灾的各项数据以及大型火灾未来的趋势和情景。第二位汇报人是马锐骜同学,他口头汇报的题目是《城市化对湿地公园叶际和土壤耐药基因组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马同学主要分析了城市化梯度下的植物叶层和土壤趋势:植物叶层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城郊和农村环境中的变化趋势各异,其中城市地区的病原体浓度更高。第三位汇报人是赵静超同学,她口头汇报的题目是《植物叶脉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评估》,其中主要结论为:1.单片叶子中叶脉闭合度随取样面积的整体变化范围不大;2.一片叶子中随取样面积的改变,叶脉密度整体变化范围不大。接下来是第四位汇报人王鑫洋,他进展快报的题目是《植物功能性状在全球具有一致的竞争效应》,该论文主要结论:1.在竞争状态和无竞争状态下植物功能性状存在权衡;2.在无竞争状态下有更高生长速率的个体在竞争状态下有更低的竞争抵抗力和对相邻个体更低的竞争效应。上半场最后一位汇报人是王珂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目是《表征时空尺度上的树木特征差异》,主要结论是:1.性状方差的时间尺度与性状相关;2.时间均值-方差尺度关系与性状相关。

下半场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黎绍鹏老师课题组的宋月青同学,她口头报告的题目是《放牧草地斑块化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构建的变化规律》。宋月青同学发现了斑块化退化和放牧对植物β-多样性改变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变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中随机性和确定性过程的相对重要性来实现,原生植被斑块面积的增加显著提高植物、土壤真菌和细菌多样性(积极的ISAR),但作用机制不同。第二位汇报人是来自沈国春老师课题组的金超同学,他报告的题目是《自然森林中,树木的死亡差异模糊了树木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复杂度的关系》。森林的多样性并不一定会促进形成复杂的林分结构,当控制了样方间的死亡率的时候,可以发现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复杂度之间是显著的积极关系。此外,树木个体死亡会掩盖树木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复杂度的正关系。第三位汇报人是来自周小奇老师课题组的张恂同学,她报告的题目是《盐度导致小型内陆水域的甲烷排放受到广泛限制》。本研究通过对加拿大草原地区小型内陆水体的广泛调查,发现在小型内陆水域中,盐度显著限制了这些地区的甲烷排放。人类活动导致的水体盐化可能降低甲烷排放。本研究强调在未来的甲烷排放预测中,必须考虑盐度对甲烷排放的影响。最后一位汇报人是来自黎绍鹏老师课题组的李翔同学,他报告的题目是《植物功能性状是变化环境中生态系统功能的动态预测因子》。生态系统生产力可由特征的群落平均值解释,在确定该系统的生产力时,质量比效应相对于生态位互补性更为重要,考虑气候背景依赖关系边际能够提高预测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变化的能力。


在会议上,同学们纷纷围绕自己热衷的课题内容展开了热烈的探讨,积极交流学术见解,相互激发思维火花,呈现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同学们交流讨论

汇报结束后,张健老师组织了最佳汇报人投票,和郭坤、马诗钰两位嘉宾一同评选出了李翔、金超两位同学为第六十八期光学论坛“最佳汇报奖”获得者。


文:朱颖璨 孙语阳

图:向韦悯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