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人类寻求建立健康且繁荣的全球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共识。党的二十大也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局性、针对性的规划与部署。为繁荣学术研究、增强学界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研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9月23日,“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召开。
恰逢华东师大生态学科奠基人之一宋永昌先生从教70周年,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梳理和总结生态学科在华东师大蓬勃发展的宝贵经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心有大我、勇攀高峰、勤学笃行、乐教爱生的崇高精神,共谋华东师大生态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再次腾飞,“宋永昌先生从教70周年座谈会”在同日举行。
会议由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崇明生态研究院主办,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普陀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协办。中国生态学学会和国内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170余人参会。
上午9时,大会隆重开幕,崇明生态研究院院长由文辉主持开幕式。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致欢迎辞,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及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海林分别致辞。
崇明生态研究院院长由文辉主持开幕式
施国跃在致辞中提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与实践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科学意义。宋永昌先生从教70年来,淡泊名利,勤于治学,桃李满天下,为发展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是青年一代科学家的学习榜样,希望青年师生传承和发扬宋先生的治学精神,为生态学科的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致欢迎辞
欧阳志云和罗海林在致辞中对宋永昌先生从教70周年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宋先生七十年来风雨无阻钻山林,持之以恒伏案头,潜心治学,对推动和发展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特别是常绿阔叶林和城市生态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待科学研究孜孜不倦、敢为人先,对待学生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是真正的科学家、教育家。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严重衰退的危机,宋先生丰硕的科研成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强大治学基础,这也激励着后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一往无前。
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致辞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海林致辞
河南大学教授丁圣彦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回忆了30余年前在华东师大环科系的求学经历。丁圣彦动情的谈到,宋先生的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对每一位学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学生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善于作为,敢于担当。丁圣彦代表所有环科系校友感谢学校、学院和宋先生的栽培,希望青年学者不忘初心、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将生态学科不断发扬壮大。
河南大学教授丁圣彦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宋永昌先生在开幕式上讲话。宋先生首先向与会专家学者对自己科研育人工作的肯定表示感谢。他谈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心怀家国、勇于创新、追求真理是立身之本;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言为士则、因材施教、甘于奉献是终身使命。宋先生勉励青年学者们,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全世界占居四分之一,在中国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必要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首次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讨论和研究,但那时物质匮乏研究进展缓慢。40年后的今天,社会经济发展飞速、国家繁荣富强,希望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宋永昌先生讲话
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的报告《国家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从规划建设国家公园为切入点,论述了我国重要自然保护对象和关键区,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行性方案和关键性问题。
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做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以《通过平台建设推动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为题做大会报告。马克平研究员及其团队通过建设大数据、大样地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不断补充完善世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做大会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凤民的报告《旱地农业生态化发展之路》,以甘肃旱地农业为背景,介绍了我国30余年来开展旱地生态农业的历程,详细解读了旱作沟垄覆膜技术、“粮-经-草-畜”产业空间布局、农田肥料生态化等在旱地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凤民做大会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倪健以《植物功能性状:从样点到区域》为题做大会报告。倪健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不同样地的研究,阐释了植物功能性状分布格局及性状间的关联和平衡,以及植物功能性状沿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和变化规律及其环境驱动机制。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倪健做大会报告
下午的研讨会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五位青年学者斯幸峰、黎绍鹏、王嵘、周小奇、陈雪初分别以《岛屿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弃耕地的演替与时间稳定性》《榕与榕小蜂互惠共生的生态与分子机制》《森林甲烷汇与微生物过程》《城市绿色空间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冲突及其和解之道》为题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做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和师生就报告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专题报告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婕主持。
学院五位青年学者做主题报告
“宋永昌先生从教70周年座谈会”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王希华主持。会上,与会师生通过视频回顾了宋永昌先生从教70年来在华东师大潜心科学研究和倾心教书育人的历程。原环科系实验室工程人员李立,通过精选的老照片向师生们讲述了宋永昌先生及其学生在环科系开展科研、学习的动人回忆。在祝贺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刘婕为宋永昌先生献花敬贺,院长陈小勇代表学院向宋先生从教70周年以及为生态学科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宋永昌先生学生代表也分别发言,深情回忆了追随宋先生学习期间的青葱岁月和难忘瞬间,学生们纷纷谈到,宋先生严谨的治学理念、宽阔的研究视野、淡泊的处世哲学,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院教授王希华主持座谈会
原环科系实验室工程人员李立讲述老照片的故事
宋永昌先生在讲话中表示,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经了不同时期,时至今日,无论是生态学科学的发展,还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新一代青年学者意气奋发、成绩斐然,令人振奋。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是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和钻研,认认真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学问;二是生态学涉及面广泛,青年学者应该注重与不用方向领域的学者合作,拓展研究层次和领域;三是要具备国际眼光和格局,扩大国际交流合作范围,将生态学研究瞄准在国家重大战略、解决世界难题上。
宋永昌先生讲话
学院党委书记刘婕代表主办方感谢专家和青年学者给与会者带来一场思维碰撞的学术盛宴,期望师生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有更大的作为。恰逢宋永昌先生从教70周年,与各位专家校友回忆过去、共谋未来,对学院生态环境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环学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走到了新的发展关键点,希望专家们、校友们持续关心和支持学院学科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教师节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刘婕期望老师们深刻领悟宋先生为学、为事、为人之道,赓续初心,做幸福的教育者;号召师生继承和发扬宋先生等前辈不忘初心、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学院发展的再次腾飞携手奋进。
学院党委书记刘婕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