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聚力|交流促创新,合作谋发展 ——70周年校庆学术报告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级报告专场暨第四届内部学术交流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21-10-25 浏览量:188

2021年我校迎来建校70周年大庆,10月校庆报告月期间,为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增强院内教师间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创新与发展,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于13日举办了校庆报告院级学术报告专场暨第四届内部学术交流会,吸引了学院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

“内部学术交流会是我院的传统活动,其目的是为学院不同课题组师生间搭建一个增进了解的优质平台,为学科交叉交流创造机会,使学院内部的科研信息、观点、思想得到充分交流,更好地促进合作与学术创新。”我院院长陈小勇主持会议并致辞。

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参加会议,她指出,学院以校庆为契机,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会、能力提升营、公开课等多形式的活动,以提升教师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凝聚学院力量,促进学院发展。希望学院师生能积极参与,达成卓越共识,向着学校卓越学术、卓越育人的目标不断前进。

院长陈小勇主持会议

院党委书记刘婕参加会议并讲话

交流会分生态、环境两个半场,生态学科专任教师张敏华、郭文永、张思宇、刘敏,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任教师姜建惠、连璐诗、孙远奎、武冬、马黎萍共计9位青年老师依次进行了汇报,介绍了各自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报告内容涵盖传粉网络结构动态、植物适应策略、功能微生物、大气黑炭、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有机质谱、硫化零价铁、城市抗生素抗性污染、抗生素抗性基因等生态与环境领域的各个研究前沿。报告内容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积极思考与讨论,交流会现场气氛活跃。

张敏华:亚热带森林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结构与动态

张敏华长期关注亚热带森林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结构与动态,探究森林群落中高比例的雌雄异株植物对传粉网络结构和动态的影响机制。该研究通过在黑石顶大样地两年(2013-2014)的观察,收集数据进行网络的构建与分析,发现考虑雌雄异株雌雄共有传粉者时,网络的连接数较少,模块性较高,雌雄异株植物与雌雄同株植物的专性程度差异不明显。且在研究亚热带森林传粉网络的季节动态后发现,雌雄异株植物与同株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此消彼涨的开花模式,对亚热带森林植物与传粉者互作网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贡献。

郭文永:植物适应策略在外来种入侵中的作用

郭文永主要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物种交换过程,介绍了目前有关植物适应策略在外来种入侵中的作用的研究。郭文永基于CSR理论对全球3004种植物(其中1515种归化植物,1489种本土植物)进行研究,发现C或R策略外来物种更容易成功归化,S策略外来物种更不易归化;C或R策略物种往往更常被人类利用,R策略物种常拥有较广的本土分布,即较广的本土分布和人类利用较频繁的物种更容易成功归化。后进一步对研究进行拓展,探究这种模式是否能够适用于物种入侵的其他阶段,研究发现:引入阶段,人类对物种的利用是主要因素;归化阶段,R策略物种占优势;入侵阶段,C策略物种占优势;本土物种较外来物种更耐胁迫。

张思宇:水稻土微生物对砷污染的响应机制

张思宇围绕水稻土微生物对砷污染的响应机制展开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湖南的水稻土样品进行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发现在高砷组和低砷组中:(1) 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丰度并无显著差异,而功能组成表现出差异;(2) 砷代谢微生物的丰度和活性对不同程度砷胁迫的响应不同,在转录组水平上,砷污染(土壤砷含量100 mg·kg-1)显著提高砷抗性基因ars和砷氧化基因aioA的活性;在基因组水平上,土壤砷污染在410mg·kg-1时显著提高砷抗性微生物的丰度。研究指出砷代谢微生物在群落水平上响应水稻土中砷胁迫。最后,张思宇提出在对功能微生物的研究中,不仅要关注丰度(DNA水平),也要多关注微生物的活性(RNA水平)。

刘敏:城市大气黑炭污染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空间分异

刘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环境大气黑碳(BC)监测、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方面。她首先强调了大气黑碳增温效率高、排放量大但在大气存留时间较短,减少大气黑碳排放可能是短期内减缓气候变化的最迅捷途径。课题组基于地面定位和移动样带连续监测发现上海大气黑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中心大气黑碳浓度低于近郊,这与目前国际存在的大气BC城市>郊区>农村格局相反。城市区域主要受到机动车和工业排放的影响,而近郊BC与柴油机动车排放和西南方向的区域传输有关。再分析数据资料表明中国近40年大气黑碳浓度时空变化趋势和达峰时间不尽相同,1980-2007 年全国大气黑碳浓度明显上升,而2008-2019 年中国东南部平原和盆地呈下降趋势,目前西南部分区域大气BC浓度仍在上升。

姜建惠:大气颗粒物来源与健康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

姜建惠致力于大气颗粒物来源与健康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在报告中,她介绍在VBS模型参数化、CAMx-VBS源解析模块构建,大气颗粒物的氧化潜势评估三方面的工作。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空气质量模型表现大幅提升,且能有效解析区域二次有机气溶胶来源。氧化潜势模拟结果表明欧洲大气颗粒物氧化潜势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主导源存在差异,质量浓度由二次无机气溶胶与矿尘主导,而氧化潜势由人为源二次有机气溶胶与车辆非尾气排放主导。该结论为健康导向的减排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

连璐诗:有机质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连璐诗主要从事有机质谱在环境分析中的相关应用。在报告中,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对有机质谱的分类与应用进行介绍。高分辨质谱可应用于:(1) 污染物转化路径的确定。通过前期的动力学实验确定反应主要活性物种和机理,然后使用高分辨质谱提取可能转化产物、鉴定转化产物结构,最后确定转化路径;(2) 环境转化过程综合评价。如在污水有机质太阳光转化过程的非靶向研究中,对处理好的样品使用高分辨质谱分析,进行污染物筛查和对提取出的质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分类;(3) 未知物鉴定。低分辨质谱如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复合质谱系统(QTRAP),可应用于子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增强型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测定污水中新兴污染物及有机质的自由基转化历程、官能团衍生化后的定性定量分析等。

孙远奎:硫化零价铁去除典型污染物的效能与机制

孙远奎主要开展硫化零价铁去除典型污染物的研究。目前零价铁技术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土壤、地下水修复及工业废水处理,但低反应活性和低电子效率限制了零价铁进一步推广应用,而硫化零价铁是在零价铁表面构建FeSx壳层,提高表面疏水性、导电能力或提供新的反应位点抑制零价铁与H2O反应,提高了零价铁的电子选择性和反应活性。报告中,他具体介绍了硫化零价铁还原氯代烃的不同效能和硫化零价铁同步稳定络合态重金属的多项研究,发现无氧条件下,硫化预处理可抑制零价铁与水之间的副反应,但并不一定能促进其与目标污染物之间的反应,有时还会起到负面作用;而在有氧条件下,硫化能促进零价铁与氧气之间反应、加速铁氧化物的生成,从而促进目标污染物通过吸附共沉淀去除;低价态硫的存在还能与重金属形成难溶硫化物,最后孙远奎也强调每项技术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武冬:多维度视角下的城市抗生素抗性污染:从陆地到天空

武冬主要从事城市抗生素抗性污染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工作是ARGs这种环境新兴污染物。课题组的研究关注了3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体系:城市固废处理处置体系、城市河网与污水厂和城市空气颗粒物。研究发现:(1) 城市垃圾处理链残留的抗生素伴随处理不断下降,基本与污水处理厂生活废水齐平,并且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目标ARGs的丰度基本不变,仅在其中一个时间段内表现出由中转到填埋逐渐降低的趋势,季节性差异较小;填埋场的抗生素抗性污染在整个处理链中最为严重,在对填埋体系中的ARGs传播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填埋阶段的ARGs组成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固相中ARGs的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而液相中的总量却显著提升。(2) 在城市水环境中,ARGs的丰度都沿河下游呈现上升趋势,约2个数量级;其中贝塔内酰胺类(医用相关)在城区河道中富集较高;而农业影响河道中磺胺类丰度较高。(3) 在城市空气环境中,医院是一个重要污染源,其空气中ARGs的组成源自于其排放源,医院空气中医疗型ARGs含量高于居民区或自然环境中空气的含量约1-2个数量级。

马黎萍: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环境污染

马黎萍围绕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环境污染展开研究。在报告中,马黎萍介绍了宏基因组大数据在环境微生物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基于基因组组装构建微生物宿主鉴定流程,通过基因组组装及注释,研究发现了抗性基因组在不同环境基因组的共有性和宿主的选择性。重点围绕饮用水环境中的抗性基因多样性、丰度、微生物宿主、水平基因转移特征等展开深入研究。其他相关的研究还包括饮用水中微生物菌群解析、加氯消毒工艺对微生物抗性基因组的影响、深渊沉积物中抗性基因的潜在污染风险等。

作者:李佳昕、陈然

图:陈颖鑫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