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展示|悟生态之理、品自然之美 ——《丈量美丽中国》实践课程成果展向校庆献礼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21-10-22 浏览量:178

《丈量美丽中国》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首次开设的长时间、长距离的野外实践课程,仅前期筹备便历时两年。2021年7月5日《丈量美丽中国》开课以来,这门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受到了校内外的热切关注。参与课程的师生在返回上海后,积极进行课后总结,完成室内实验、撰写实习成果论文,课程成果丰硕。在庆祝建校70周年之际,校教务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邀请全校师生和返校校友共享《丈量美丽中国》教学成果。10月13日,《丈量美丽中国》实践课程成果展开幕式在闵行校区四教大厅举行。校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校教务处实践办公室骨干黄鲁霞,学院院党委书记刘婕,副院长周天舒,团委书记吴丹,生态学专业教授阎恩荣、张健、斯幸峰,专职组织员张琪,2019级生态学本科生辅导员瞿轶雯,2019级生态学本科生等师生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黄鲁霞主持。

校教务处实践办公室骨干黄鲁霞主持开幕式

生态学专业教授阎恩荣在发言中表示,为了达成生态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学院通过设置“读论行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敏捷的思维及问题发现与目标达成能力,《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就是在此背景下建设的。课程希望同学们先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再开展亲身体验实践,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调查中,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终达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生态学专业教授阎恩荣发言

学院副院长周天舒在发言中谈到,《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凝结了老师们的大量心血,也得到了校教务处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它是卓越育人背景下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本科教学守正创新的一个范例,课程中不仅涉及专业知识,还融入了很多思政元素,是一门真正的“又红又绿”的课程。从实习成果汇报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系统训练,也锤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助的能力,这对本科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副院长周天舒发言

校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评价到,《丈量美丽中国》实践课程传授专业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心灵、意志、体力对学生进行综合锻炼,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事迹、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现状、重走长征路,激发当代青年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吃苦耐劳和使命担当的奋斗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教导学生以专业知识为出发点,立足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谭红岩表示,《丈量美丽中国》从学生持续卓越发展角度进行课程设计,是本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切入点和先锋点,她期待本科生同学在经历如此丰富的课程训练后能做出更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校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发言

学院党委书记刘婕进行总结发言。刘婕认为,《丈量美丽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它对学生未来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世界也会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14天的课程教学相长,不仅是学生在教学中增长了知识技能,参与课程的每一位老师也收获满满,对“三全育人”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刘婕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出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四点提出倡议,希望作为生态人的我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创新者和引领者,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向世界传播。

学院党委书记刘婕总结发言

《丈量美丽中国》首批学生——2019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也在开幕式上畅谈了自己参与课程的感想。同学们表示,虽然参与课程的过程很辛苦,但经历了查阅文献、确立野外调查主题、实地调查采样、标本制作、实习成果汇报等一系列锻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质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对生态学有了更加深刻和独特的理解,通过本次实习,也真正体会了仅有生态学家才能体会到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独特魅力。

2019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交流课程心得

展示现场除了摆放课程介绍展板外,还精心布置安放了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动植物标本,14天中由师生拍摄的植物、鸟类图片还被制作成了明信片,将大自然的美好永久封存,与全校师生和校友一起重返生物多样性王国,与秘境精灵亲密接触,感受来自生态学的独特魅力。这一份来自“2300公里外的礼物”,也是校教务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级生态学本科生为校庆70周年的特别献礼。

展示现场

课程展示于10月13日到16日在闵行四教展出,无数师生的眼球被精美的动植物标本所吸引,课程照片制成的明信片更是成为展示上的“明星”,师生们争先领取自己心仪的明信片,在上面写下祝福的话语,作为美好的珍藏……更多的师生通过本次展示,了解了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了解了生态学,在这个与大自然对话的学科里,再匆忙的脚步也可以暂时停下来,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去感悟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和生命哲理。

成果展示吸引了无数师生驻足

校庆期间,《丈量美丽中国》实践课程成果展示迎来了三批特殊的客人。16日,学院返校校友一同参观了成果展示,熟悉的野外作业场景瞬间勾起了校友们的回忆,昨日撒下的汗水,已然变成了今天珍贵的成长经历,课程更高更全面的育人目标,也让校友们欣喜于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返校校友参观课程展示

在华师大建校70周年之际,学校特别邀请云南省寻甸县委主要领导来到华东师大,共同见证华东师大七秩华诞。16日下午,云南寻甸县委的主要领导和我校寻甸籍的学生们在学院党委书记刘婕的陪同下也来到闵行四教参观了课程展示。作为2021年《丈量美丽中国》的最后一站,师生在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以“寻梦”为主题,追寻长征足迹,重温百年党史;在寻甸民族中学,面向高二学生开展了一次“筑梦”微课堂活动,在中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用奋斗实现理想”的“种子”;在寻甸县政府,学生们采访了我校在寻甸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李彦垒,李彦垒动人的“追梦”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援滇干部扎根基层的情怀、责任与担当。寻甸对于2021年《丈量美丽中国》来说,是一次精神世界之旅,也是一个圆满的句号。云南寻甸县委主要领导一行,认真聆听了刘婕的介绍,对《丈量美丽中国》扎实的课程设计和丰硕的课程成果表示了赞许。

云南省寻甸县委主要领导参观课程展示

17日,学院召开“情系生环、共策发展”校友咨询会。会后,在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和院长陈小勇的陪同下,参会的退休教师代表和校友们一同参观了成果展示。《丈量美丽中国》在今年暑假开课之初便受到了退休教师和校友们的密切关注,华东师大生态学科奠基人、终身教授宋永昌先生更是多次与负责课程的老师们沟通课程设计理念,对课程后期的开展和总结提出了宝贵意见。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宋永昌等老先生们再次提出期许,希望《丈量美丽中国》能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在夯实本科生生态学科专业素养的同时,做到业务、思想双丰收,为拔尖生态学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贡献。

校友咨询会后参观课程展示

《丈量美丽中国》作为学院生态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一次创新,在专业素养的训练和家国情怀的培植两个领域双管齐下,为培养出有质量、有能量、有温暖的新时代青年生态学家而不断进行着突破。在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也将持续紧扣卓越育人目标,以更为勇敢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科学家精神的卓越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周茉桐、张琪

图片:李立

宣传标识设计:朱泓恺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