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云贵之七彩,领略生物多样性王国之浩瀚——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丈量美丽中国》生态学野外实践课程走进春城昆明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21-07-22 浏览量:309

2021年7月7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丈量美丽中国》师生们从丽江乘坐火车前往昆明,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植所”)开始这一天的实践课程内容。本次实践课程得到中科院昆植所、丽江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站长高连明、中科院昆植所邓涛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学生开展实践课程的同时,生环学院院长陈小勇应邀作为论坛第一位报告专家在吴征镒“生物多样性”前沿学术论坛作《薜荔-传粉小蜂互惠共生关系及其分子机制》专题学术报告。

1

为陈小勇老师颁发吴征镒生物多样性前沿学术论坛“第一位报告专家”证书

第一站:“种子的庇护所”——探访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昆植所实践学习的第一站,同学们在昆植所杜燕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简称“种质库”)。这里像是“种子的庇护所”,源源不断地搜集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包括种子在内的种质资源,让它们安稳地“沉睡”于此。

杜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种质库的建设历程、建设意义和战略地位,以及主要的结构组成和研究方向。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也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藏机构,经过十余年建设,已保存野生植物种子10601种85046份,它与英国“千年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等一起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使中国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特别是中国特有种、珍稀濒危物种,具重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也为我国在未来参与国际生物产业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杜燕老师介绍种质库发展历程

在杜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实地参观了种质库,了解了一粒种子的入库历程。种子采集—接收登记—质量检测,这是一粒种子在干燥冷冻保存前要经过的3道主要工序。采集、接收、检测,短短六个字的背后承载着种子采集者及种子管理员严谨的工作流程与辛勤的付出。

3

杜燕老师介绍形态各异的种子

种子采集员是种子的“猎人”,“一娘生九子,和娘十个样”,为了保证遗传多样性,同一种植物,研究人员在其不同的生长地点也要进行采集。从热带雨林到高山峡谷、从南海之滨到东海无居民岛,从高山流石滩到荒漠戈壁,祖国大江南北都留下了种子采集员们采集的足迹。种子采集员将种子从野外采回交给种子管理员处理,每一份种子都需要经过签收登记、初干燥、清理、质检检测、计数、主干燥、入库、活力检测等环节和程序的层层处理,符合入库标准的种子才能最终进入冷库长期保存。种子的活力检测是检测入库后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萌发实验及其它化学检测方法。探索未知种子的萌发特性和打破种子休眠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

4

杜燕老师介绍种质库各类仪器设备

5

种子入库工作部分程序

小小的一颗种子,既是生命的胶囊也是未来的希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世界的期望。在种质库的参观学习中,同学们也被无数科研工作者们长年的默默奉献和坚守深深感动。

6

师生在昆植所合影

第二站:与“奇异植物王国”的美丽邂逅——参观学习“扶荔宫”温室群

实践学习第二站,同学们来到昆植所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1年)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以种有荔枝而得名。1986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引用此典故将这片新建成的昆明植物园温室群命名为“扶荔宫”。“扶荔宫”温室群由主体温室(热带雨林馆、热带沙漠馆和热带水生馆)、植物医生馆、奇异植物馆、隐花植物馆等组成,共同形成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温室群。现已保存热带特色植物2300余种,充分展示了“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是已成为集植物科学知识普及教育、重要植物资源保育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重要基地。

7

讲解志愿者介绍扶荔宫

在讲解志愿者梁晓霞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热带水果区、热带雨林区、热带荒漠区、奇异植物馆。在热带水果区,除了少量常见的热带水果,更多不常见的各种新奇热带水果让大家大开眼界,比如人心果、露兜树、木奶果、能把酸味变甜的神秘果等等。在凤梨植物世界,有的悬挂在树枝上,有的生长在腐朽的木桩上,生机盎然。在神秘又充满生机的热带雨林馆,讲解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了神奇的绞杀、壮观的独木成林、不可思议的老茎生花等热带雨林特有的生态景观。在热带荒漠区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干热河谷稀树灌丛景观,展示了多样化的沙漠、荒漠、干热河谷特有植物。在奇异植物馆,猪笼草、瓶子草、茅膏菜等看上去“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食虫植物让大家不禁感叹植物的生存智慧和大自然的奇妙。

8

扶荔宫植物们

9

师生在扶荔宫合影

第三站:草木寻梦——在昆植所所史馆学习感悟科学家精神

实践学习的第三站来到昆植所所史馆。昆明植物所以“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为所训,旨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研究所立足云南和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和喜马拉雅,以植物多样性和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学科的创新和集成,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生物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0

王改变老师介绍昆植所所史

王改变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胡先骕、蔡希陶和吴征镒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昆明植物所的风雨历程,讲解了所训“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来源和精神内涵,介绍了昆植所建所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对昆植所83年发展历史的介绍中,同学们被老一辈科学家扎根边疆、献身科学、脚踏实地、为国分忧、求真务实、甘为人梯的科学精神深深感动。

11

昆植所所史馆合影

第四站:植物“身份证”的诞生——昆植所标本馆参观学习

在昆植所实践学习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昆植所植物标本馆。在王欣宇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打开了对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地衣王国”的新视野。和地衣的命运有些类似的是苔藓,个体细小的苔藓植物总是给人留下很可有可无的感觉,以至于很多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忽略”苔藓植物们的存在。在马文章老师的讲解中,同学们了解到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也充满着变化和未知。

12

王欣宇老师介绍地衣标本

13

马文章老师介绍苔藓标本

标本馆谢雪丹老师则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一个植物标本的“诞生记”,每一份植物标本均承载着植物的名称、采集和鉴定等信息,记录着植物研究的历史,这些静静躺在台纸上的标本仿佛在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14

谢雪丹老师介绍标本制作过程

在标本馆的一楼大厅的一角陈列着吴征镒院士在1938年至1947年间制作的部分植物卡片,这是卡片都是吴征镒对照文献资料、标本资料,结合野外经验,边考察、边记录、边整理的结果。这些是三万多张卡片中的一部分,正是这些植物“身份证”为日后《中国植物志》的编写立下了汗马功劳。

15

老一辈植物学家的采集记录本

16

标本馆前合影

第五站:科学治理实现绿色发展——实地学习滇池保护治理

7月8日一早,同学们来到滇池永昌湿地和海梗公园附近,实地感受滇池保护治理带来的显著成效。华东师大生环学院阎恩荣老师结合滇池永昌湿地及湖滨绿化带、海梗公园的情况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滇池的流域概况、污染成因、治理进程与成效以及滇池未来治理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污染直排、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滇池水质一度恶化到劣V类,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为了让这颗高原明珠重新散射出璀璨的光芒,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场不见硝烟的“高原明珠保卫战”打响,经过20年不懈努力,滇池水质由劣Ⅴ类到Ⅴ类,再到Ⅳ类,滇池水质逐年向好,水质“成绩单”不断刷新,滇池治理成效显著。如今,滇池治理已从单一治污向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并重转变。经过10余年的生态修复,滇池湖滨已初步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月来云南考察时第一个考察点就是滇池星海半岛生态实地,总书记在2008年11月、2015年1月来云南考察调研时,都曾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做出过指示和要求,说明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滇池,牵挂着昆明的生态文明建设。

17

学习滇池保护治理成效

18

阎恩荣老师带领大家边走边学习滇池保护治理情况

斯幸峰老师带领大家湖滨观鸟并讲解每种鸟类的特点。水鸟是湿地野生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敏和深刻地反映着湿地环境的变迁。2008年以来,滇池启动“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在滇池湖滨区域建成环湖湿地5.4万亩,为水鸟的栖息和繁衍创造了条件。因此,保护滇池、湿地,就是保护鸟儿们19

斯幸峰老师讲解鸟类知识

20

同学们在滇池湿地公园观鸟

21

滇池观察到的鸟类们

同学们在滇池海梗大坝音乐家聂耳雕像《琴韵》前,感悟聂耳的爱国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聂耳的一生短暂却永恒,闪耀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对人民的眷恋与忧思、对事业的追求与执著。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将学习传承红色精神融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学习实践,积极加入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共同维护绿水青山、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22

师生在聂耳雕塑前合影

在昆植所和滇池的实践学习告一段落,《丈量美丽中国》同学们即将离开昆明,他们又将奔赴哪里呢?敬请期待~

文:路葵

图:李立、瞿轶雯、李万德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