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9-03-18 浏览量:341
主 讲 人李彬彬 助理教授
主 持 人斯幸峰
开始时间:2019-03-28 下午1:3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资环楼435会议室


主办单位: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李彬彬,昆山杜克大学环境项目环境科学助理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助理教授,Global Ecology and Evolution副主编,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专家。美国杜克大学博士,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李彬彬教授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主要方向为中国及东南亚特有物种保护及保护优先区的规划与管理评估。研究范围包括保护地管理成效,濒危物种如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 足迹识别野生动物个体技术开发,社区发展对特有物种熊猫保护影响等。其研究地区包括中国四川、陕西、云南、青海等地;国外包括在希腊研究野猫对于岛屿爬行类的影响,参与美国国家地理大型猫科保护项目(Big Cats Initiative)中的全球豹类评估,人兽冲突解决方案调查等,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s Advances, 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Conservation Biology等。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专家,迪斯尼电影"诞生在中国"科学顾问,西南山地签约摄影师,Duke Story for Nature and People创始人之一,致力于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科学传播。


报告内容简介:

      中国通过天然林禁伐、退耕还林等环境政策及扩大保护区面积等来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然而,这些保护措施和后续的政策可能导致了另一个威胁的产生:林下放牧。作为替代生计,放牧已经成为大熊猫栖息地最广泛的人类干扰。这些自由放养的家畜对于大熊猫栖息地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未来保护政策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通过结合竹子样方、GPS项圈追踪、长期监测数据以及增加种间关系的物种分布模型研究放牧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同时通过社会经济学调查了解放牧增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讲座会介绍利用机器学习、物种分布模型及足迹个体识别技术对熊猫栖息地保护的最近研究进展。